联系我们:15056069927
销售联络:service@icojoo.com
8 月 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在 2024 - 2027 年重点开展九项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切实成效。《行动方案》中的九项专项行动分别为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在对《行动方案》进行解读时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时间跨度长、涵盖领域广、涉及方面众多,且各发展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统筹推进实施。 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位居《行动方案》九项专项行动之首。《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提升新型主体涉网性能、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持续提升电能质量,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在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它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的有效举措。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特点;他进一步解释称,目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初步阶段,虽然已经有一些新能源电站和虚拟电厂建设,但整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 第二项专项行动是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旨在提高在运输电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开展新增输电通道先进技术应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解释称,目前,在运的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随着“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水风光综合基地的有序建设,新能源外送消纳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此外,《行动方案》还包括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等,同时也提到将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一批共享储能电站。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比例持续增长,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 11.8 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量。国家能源局方面日前表示,争取到 2025 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到 30%左右;中金公司则预测到 2060 年 70%的能源将由清洁电力供应。 电动汽车与能源转型融合将成发展趋势。《行动方案》中提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以及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全面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支持开展车、桩、站、网融合互动探索,研究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政策,探索放电价格机制,推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互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表示,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储能资源,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提供了更多选择。针对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需求及储能资源的有效利用,《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与能源转型融合发展。 车网互动最关键在于双向,与新能源汽车传统的单向充电不同,双向充放电运用到 V2G 技术(Vehicle-to-Grid),实现车辆和电网之间的双向充电;简单来讲,就是新能源汽车既可以通过电网补电,也可以给电网供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表示,车网互动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永东认为,一方面,作为新增大负荷,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无序充电、高峰充电将进一步加剧电网负荷峰谷特性,让电网难以承受;另一方面,电动汽车海量的充放电资源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分布式储能,可以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成为友好型充电基础设施。不过,目前车网互动还处于发展初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周丽波认为,充换电设备侧要对充换电设备性能进行提升,配网侧的承载能力和光储充融合等方面需进一步研发;此外,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关键环节如何运用大数据、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以及快速传感和精准测量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放电资源评估、精细化聚合控制及车辆引导、车网信息的防控体系也是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在刘永东看来,电动汽车与能源转型融合将成为发展趋势,融合趋势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在推进车网互动发展时,需要设计出比较适合车网互动的交易品种来体现放电价值,这也是下一步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以“两区三中心”为重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摆脱桎梏?《行动方案》中提出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扩大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强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有效增加农村地区充电设施,逐步构建日益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此外,《行动方案》也提到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快以快充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制修订,健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标准体系。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规模超过 1000 万台。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不过,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仍存在桎梏。刘永东表示,当前充换电行业还存在充换电设施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方面表示,目前主要充电基础设施还是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区域,一些县乡及农村区域的充电设施布局相对不完善,老旧小区充电便利性不足。在刘永东看来,目前要解决如何把桩用好、如何让车主有良好的充电体验、充电桩的建设和发展如何能够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何能适应智能城市的发展和能源转型等问题。民生证券分析称充电桩需求较为刚性,预计 2025 年国内充电桩存量市场规模或超过 3000 亿元。
触角云智慧充电桩融合系统 加速您的场站落地
联系我们:15056069927
销售联络:service@icojoo.com
合肥 |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中安创谷1期A2栋511-517
成都 | 成都市高新区蓝润置地广场T3栋3015室
上海 | 上海市闵行区三鲁公路2799号禾谷文创四达园A415